耐材行業資訊
耐火材料的檢測介紹
編輯:耐火磚???瀏覽:???時間:2020-05-15

耐火材料的檢測項目及檢測標準
耐火材料的耐火性能和耐火等級是判定耐火材料是否符合耐火標準的一項重要指標,以下以科標檢測為例來介紹下耐火材料的檢測項目及檢測標準,該檢測核心從事耐火材料檢測,多年來一直從事高爐、熱風爐、焦爐、玻璃窯、水泥窯等各種工業窯爐用耐火材料的質量評定和標準編制工作,所以存在普遍性和參考價值。
耐火原料的公益性質主要取決于原料的礦務組成與顆粒組成,與耐火材料的制造工藝密切相關。這類性質主要有粒度與顆粒尺寸分布,細度與比表面積,可塑性與結合性,干燥收縮與燒成收縮,燒結溫度與燒結范圍等。
一、粒度與顆粒尺寸分布
粒度是指耐火原料的顆粒大小。顆粒尺寸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簡寫PSD)是指連續的、不同粒度級別(以mm,μm或篩孔網目表示)范圍內,各粒度級別的顆粒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粘土類原料的顆粒尺寸分布對其可塑性、干燥性能、燒成性能都有很大影響。原料的顆粒尺寸分布對耐火制品的體積密度、氣孔率、機械強度及熱震穩定性等的影響也十分明顯。要想要質量穩定的耐火材料,除對原料的化學礦物組成有所要求外,對其顆粒尺寸分布也應有明確要求。
二、細度與比表面積
細度表示粉狀原料的粗細程度,常以標準篩的篩余百分數或比表面積表示,也可用顆粒大小的百分比組成或單位重量物料的平均直徑來表示。細度與粒度沒有嚴格的區別,只是前者習慣于細粉狀原料粗細程度的表示。
比表面積是指單位質量的原料所具有的表面積,單位為m/g。比表面積分外表面積和內表面積。理想的非孔性原料只有外表面積;但帶有氣孔的原料除外表面積之外尚有內表面積。比表面積的測定方法較多,常用的有氣體吸附法、分子吸附法和透氣法等。
三、可塑性與結合性
物質受外力作用后發生變形而不產生裂紋,在外力解除后,變形的形態仍然保留而不再恢復原狀的性能稱為可塑性??伤苄允墙Y合粘土的一個重要的成型工藝指標??伤苄耘c固體顆粒吸附水的性能、比表面積和水量有關,如黏土加水后,由于在大量黏土顆粒表面吸附一層水膜,使顆粒間既便于在外力作用下滑移,又具有一定的結合力,因而具有較高的可塑性。
可塑性的測量有可塑性指數法與可塑性指標法,也有用可塑水分來衡量的??伤苄灾笖凳侵改嗔铣士伤軤顟B時,含水量的變化范圍,其值等于液性限度(液限)和塑性限度(塑限)之差。液限是泥料呈可塑狀態時的上限含水量,當含水量超過液限時,泥料呈半固體狀態。液限與塑限之差,以百分數表示即為可塑性指數。
耐火材料檢測之氣孔率的測定方式
氣孔率是耐火材料檢測中重要的項目之一。材料中氣孔體積與材料總體積之比,有真氣孔率,封閉氣孔率和顯氣孔率之分,通常在我國耐火材料界中稱氣孔率即指顯氣孔率。耐火材料中的氣孔大致可分為三類:閉口氣孔、開口氣孔、貫通氣孔。通常,將上述3類氣孔合并為兩類,
即開口氣孔(包括貫通氣孔)和封閉氣孔。顯氣孔率是指材料中所有開口氣孔的體體積密度是耐火材料的干燥質量與其總體積(固體、開口氣孔和閉口氣孔的體積總和)的比值,即材料單位體積的質量,用g/cm3或kg/m3表示。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體積密度應按國家標準GB/T 2997—2000進行測定。定形隔熱耐火制品體積密度應按國家標準GB/T2998—2001進行測定。致密耐火澆注料體積密度應按YB/T 5200—1993進行測定。
氣孔率是多數耐火材料的基本技術指標,它幾乎影響耐火制品的所有性能,尤其是強度、熱導率、抗侵蝕性、抗熱震性等。一般來說,氣孔率增大,強度降低,熱導率降低,抗侵蝕性降低。
耐火才來的氣孔率受所有原料、工藝條件等多種因素影響。一般來說,選用致密的原料,按照緊密堆積原理來采用合理的顆粒級配,選用合適的結合劑,物料充分混煉,高壓成型,提高燒成溫度和延長保溫時間均有利于降低材料的氣孔率。
耐火材料出現開裂、脫落、易磨損怎么辦?想要徹底解決問題,需要從根源挖掘,分析出真正的原因,榮盛耐材從事耐材生產、研發服務多年,能解決高溫窯爐內襯的各種疑難問題,歡迎廣大新老朋友咨詢及技術交流。
上一篇:耐火磚為什么會磨損,為什么耐磨?
下一篇:魚雷罐用耐火材料需要滿足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