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磚硅磚制備所需的泥料、結合劑及混練要求
硅磚泥料的顆粒組成選擇的原則
硅磚泥料的顆粒組成對磚坯的密度、燒結能力和石英轉化方向等均起著很重要作用。所以在選擇顆粒組成時,除了注意顆粒更緊密堆積原理外,還應考慮到原料的加熱性質,成型的難易性、燒結性和燒成條件等因素。
耐火磚硅磚制備所需的泥料、結合劑及混煉要求
故顆粒組成選擇的一般原則有以下幾點:
(1)選擇臨界顆粒時,應能保證磚坯的更大密度及穩定性,要求在高溫燒成時不發生松散。
(2)由于細顆粒易使石英轉化為鱗石英,因此希望泥料中臨界粒度?。ㄒ话??3mm)及細顆粒比例大,同時應注意磚坯的粒度系數(<0.088mm%/臨界顆粒%),該系數在>0.75?1.0的條件下,具有更大密度的磚坯才能保證制得具有低氣孔率的硅磚,過多的細粉會使磚坯的氣孔率增大,成型困難,易產生層裂和強度及熱穩定性降低。
(3)當用數種硅石混合配料時,開始劇烈膨脹溫度高的硅石,應以大顆粒加入;而開始劇烈膨脹低的硅石應以細顆粒加入。
(4)還須根據硅石性質來決定顆粒組成。若硅石石英晶粒較細,結合較緊密,則泥料的顆??纱中?;相反,則顆粒應些。
不同硅磚制品泥料的粒組成要求列于表3-2。
如何選擇硅磚用結合劑及加入量?
制造硅磚用的結合劑有石灰或硅酸鹽水泥。

用硅酸鹽水泥作結合劑,可以簡化生產工藝過程。它對水的結合能力比石灰強,成型后的磚坯可不經干燥,在空氣中存放一定時間后,即具有直接裝窯(裝車)所必須的強度。但當泥料中水分與水泥結合后形成含結晶水的硅酸,由于結晶水的形成使泥料中游離水減少,因而泥料具有硬化發楂的現象。這是硅酸鹽水泥作結合劑對泥料質量影響不利的一面。如將混好的泥料在24h內使用,上述現象不影響成型操作。
用400#硅酸鹽水泥制成的硅磚,其理化指標不低于用石灰作結合劑的硅磚,而且在某些方面還有些提高。在選用該結合劑時,必須解決水泥料的來源和因其揚塵大而解決加入方法問題。
配料時加入石灰的量,換算成CaO通常波動于1.5?2.5%,具體的應根據制品用途(如耐火度要求、使用溫度高低等因素)、泥料的顆粒組成和原料中CaO雜質含量而定。高溫下使用的硅磚(電爐、平爐用磚)應加入1.5%,更多2%;使用溫度較低的(如焦爐硅磚)可加入2.5%。
用硅酸鹽水泥作結合劑時,可按泥料中CaO含量要求和水泥中CaO含量換算為水泥加入量。
為提高磚坯的機械強度,通常與石灰乳同時加入有機結合劑紙漿廢液,其加入量應小于1%。如采用硅酸鹽水泥結合劑時,則可不加有機結合劑。
對硅磚泥料混練時間及泥料水分的要求
硅磚泥料通常采用濕碾機混練。將各種硅粉料按先粗后細和一定配比加入碾機中,先干混合2?3min,然后再加入礦化劑粉和廢硅磚粉,更后加入石灰乳和紙漿廢液,再混8?20min。
混練時間視成型方式不同而異,機壓成型的泥料總混練時間為10?15min,手工成型的泥料為15?20min。
泥料水分為:桃壓成型時為4.5?5.5%,手工成型時為7.5?11%,振動成型介于兩者之間,約為7?8.5%。泥料水分主要是通過石灰乳加入的。在不影響成型和干燥的前提下,允許采用更高的含水量,因為水分愈多,石灰分布愈均勻,會促使硅磚中物理化學作用越完全。